細胞劃痕實驗是檢測細胞運動中一種成本極低又簡單易行的體外試驗方法。
原理:當細胞長到融合成單層狀態時,在融合的單層細胞上人為制造一個空白區域,稱為“劃痕”。劃痕邊緣的細胞會逐漸進入空白區域使“劃痕”愈合。在細胞遷移過程中在開始和定期捕獲圖像,通過比較圖像以確定細胞遷移速率。
實驗步驟:
1.劃線:先用marker筆在6孔板背后,用直尺比著,均勻的劃橫線,大約每隔0.5~1cm一道,橫穿過孔。每孔至少穿過5條線
2.鋪板:處于對數生長期的細胞,胰蛋白酶消化成單細胞懸液,接種于6孔培養板;細胞鋪板6×105個細胞/孔,確保第二天細胞能夠長滿,每孔最終的培養基總量2mL;
3.細胞培養37℃、5%CO2培養箱中培養24h
4.劃痕:第二天用*頭比著直尺,盡量垂直于背后的橫線劃痕,*頭要垂直,不能傾斜(不同孔之間最好使用同一只*頭)
5.清洗:PBS洗細胞3次,去除劃下的細胞,加入無血清培養基
6.拍照:4倍鏡下進行拍照,保證劃痕居中且垂直,注意背景一致,可按0,6,12,24h時間點取樣,拍照(具體時間依實驗需要而定
但是!
在此之前有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選擇細胞一定要注意:
1.避免選擇生長特別緩慢的細胞(例:內皮細胞)

(內皮細胞)
2.避免選擇貼壁不牢的細胞(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
3.避免選擇堆積生長或長不滿的細胞(例: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
實驗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問題 1 :細胞劃痕時發現細胞沒有長滿,或是長的太滿?
解決 1 :鋪板時的數量須根據細胞的形態、增殖速度、大小進行調節,細胞較小或增殖速度慢,鋪板數量需多于6 ×105個細胞/孔;細胞較大或增殖速度較快則需少于6 ×105 個細胞/ 孔;
問題2 :細胞鋪板時, 前面鋪的孔細胞密度稀, 后面鋪的孔細胞密度密?
解決2 :細胞鋪板, 細胞單細胞懸液混合后, 鋪板過程中需要邊
鋪板邊晃動管子, 保證細胞在懸液中均勻分布;
問題3 :拍出來的照片背景顏色不一或亮度不一?
解決3 :在拍照前進行白平衡;固定曝光時間。
作為腫瘤細胞轉移研究中的重要角色,這個任重道遠的過程需要很多必不可少的步驟,準確易行也是對實驗的要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