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從正常細胞發展成癌細胞,會經歷4個階段,及時阻擊
如果將人類比作是一個完善的軍營體系,那癌細胞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內部成員自己叛變。健康細胞因種種因素影響,最終演變為了癌細胞、變成致命的兇手。
從科學角度來看,癌癥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基因病,一個癌細胞原本是正常細胞,只不過是受到了致癌因素的影響和長期作用,“叛變”了。這也就是說,從正常細胞到癌細胞,至少需要兩個因素,也就是基因突變、逃脫免疫監管!
而進一步分析,癌細胞的形成,會經歷以下四個過程:
1、致癌物作用
人只要還活著,無時無刻都有細胞衰老和死亡,并且持續有新的細胞分裂代替老細胞進行工作,新的細胞就是靠細胞分裂完成的。
在細胞分裂、新生時,其內部的DNA都會被精準復制。但是,一旦細胞DNA出現復制錯誤,這就屬于基因突變。
就目前臨床掌握的資料來看,年齡的不斷衰老、環境污染、慢性病長期刺激、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遺傳易感基因等因素,都是細胞DNA變異、癌變的高危因素,它們長期作用會促使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發生錯誤;
2、抑癌基因失活
細胞癌變的過程中,原癌以及抑癌基因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常細胞中存在“原癌基因”,它的活動受到了嚴格的精密調控。
同時,正常細胞的原癌和抑癌基因起到了協調配合的作用,它們共同維持了細胞的增殖活動。
一旦原癌基因發生改變,就會引發細胞癌變,這種變化在臨床上被稱為原癌基因激活。接下來,抑制基因會因此失活,失去遏制異常細胞增殖的能力;
3、免疫逃離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細胞DNA復制錯誤,都可以被自身存在的修復機制復原。
一部分無法被復原的異常細胞,會通過人體防御機制消滅,發生程序性的死亡或被免疫細胞清除。
人體免疫系統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了自身患癌的可能性。一旦變異細胞實現了免疫逃逸,它們就會開始在體內扎根發展,癌變就因此開始;
4、逃脫細胞調控
正常情況下,染色體末端存在的端粒會跟隨細胞分裂變短,一直到對末端沒有任何的保護能力,染色體就不會再復制細胞并逐漸走向死亡。
通常情況下,正常細胞只有60次左右的分裂能力。但是,變異的癌細胞卻不相同,它們可以借助酶的作用,抑制端粒復制變短,當其逃脫了免疫調控之后,癌細胞就會開始永生、不受限制的無限次分裂。
癌癥的發生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從健康細胞到癌細胞、從癌細胞到小的腫瘤、從小腫瘤到擴散轉移,通常需要數年、十數年的時間。
因此,對于癌癥高危人群來說,定期進行防癌篩查、身體出現不適及時就醫篩查很有必要。